1至6月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年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4.7亿元,营收利润率4.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规上工业企业设备上云率达32.8%,排全省第2位
?15个特色产业集群上半年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5.5%
1至6月,秦皇岛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年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4.7亿元,营收利润率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数据的背后,是秦皇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1+6+10”工作思路为引领,统筹稳增长、强动能、促转型的生动实践。
精准监测“稳”运行
织密调度网络,筑牢工业基本盘
秦皇岛市工信局构建“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级监测体系,每月召开工业运行分析会,逐县区“把脉”运行痛点,针对性提出对策;深化“5+10+100”监测调度机制,对100家重点企业用电量、产值实施每月监测,对指标降幅超10%的企业开展分级对接帮扶。
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每月更新重点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清单,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包联服务,推动6个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加速落地。通过“日对接、周研判、月调度”,全市工业经济“稳”的基础更加牢固,为全年目标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梯度培育“强”主体
厚植创新沃土,激活发展新动能
企业是工业经济的“细胞”,培育优质企业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秦皇岛市工信局建立“新进规企业培育库”,筛选成长性好的新建项目重点培育,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
在中小企业培育上,秦皇岛市工信局印发《2025年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方案》,构建“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体系。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上半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全市累计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79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
创新驱动“促”升级
科技赋能转型,培育竞争新优势
产业升级的核心在创新。秦皇岛市工信局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半年,康泰医学、礼鼎科技等5家企业成功揭榜河北省工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揭榜挂帅”项目,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梯次培育争创工业设计中心,开展“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活动,全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到2家、20家和38家。
微元生物一期工厂正式投产,成为全国首家获准上市的阿洛酮糖生产企业;威卡威锂电池建设项目完成消防验收及设备进场,碳陶新材料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为工业经济注入“科技动能”。
集群转型“提”质效
聚焦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秦皇岛市工信局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工艺升级、数字赋能、低碳改造,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全市推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83个、技改项目168个;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投产运营,佰工钢铁1450mm热轧精品钢材项目开工入统,安丰钢铁1750mm冷轧工程开工建设……一批标杆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数字化转型上,秦皇岛市工信局以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支持大模型在钢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应用。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设备上云率达32.8%,排全省第2位;总投资3.5亿元的空间智能视觉机器人产业基地落户京津冀“5G+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小岛空间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列入2025年省重点推动的三大机器人园区建设项目,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入驻,数字赋能产业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在产业集群提档上,15个特色产业集群上半年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长5.5%。燕山大学秦皇岛(昌黎)金属材料绿色智造产业研究院揭牌,安丰钢铁等龙头企业与研究院签订8个项目意向合作协议;制定共享智造方案,打造6个共享场景,13个项目纳入共享培育库,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