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刨冰“火出圈”成夏日顶流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10:45:10
这个夏天,天津刨冰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出圈”,记者在平台搜索“天津刨冰”关键字,满屏都是外地游客专程来我市品尝津味刨冰的分享帖。炎炎夏日,坐在路边,吃着刨冰,感受着天津的烟火气,成为众多游客体验天津风情的独特方式。

记者近日采访得知,天津刨冰之所能成为城市美食新名片,正是源于从原材料采购到制作售卖全链条的品质坚守,才让这碗清凉的刨冰不但解暑,更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天津刨冰“火出圈”

外地游客拖箱排队打卡

近日,记者在河北区古香斋刨冰店外看到,中午刚开门,门前便排起长队。在红桥区的美肴冰品店门口,队伍中不乏拖着行李箱前来的外地游客。来自江苏的刘女士说:“我们一家下了高铁换乘地铁来到这里,特意品尝天津刨冰。”除知名店铺外,一些藏在居民区的小店也备受青睐。和平区多伦道一家不起眼的刨冰店内,墙上挂满了怀旧的老照片,市民程先生带着外地亲戚边品尝,边向他们介绍:“我们小时候就吃白冰加果料,先单独尝尝果料,再吃混着果料的冰碴,最后可以等冰融化一些,喝口冰凉的汤,特别消暑解渴。”

升级口味与工艺

亲民价格留住好口碑

天津刨冰的走红并非偶然。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众多美食博主推荐天津刨冰,相关视频点赞量动辄过万。同时,我市文旅部门也将刨冰纳入特色美食推广名单,在各个平台持续提升其知名度。

“热度有了,我们就更要把控好品质,让顾客吃着满意,也能通过美食把家乡宣传出去。”美肴冰品负责人刘皓然是一名“90后”,因为从小爱吃刨冰,2013年自主创业开了第一家刨冰店。他向记者介绍,小时候吃的刨冰原材料主要是果脯、色素和糖浆。近些年,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天津刨冰不断升级。如今主要采用新鲜水果、自制果酱和牛奶冰。“我们每天凌晨开始熬制果酱,水果也都是现切,确保新鲜无添加。奶冰使用纯牛奶冻制,口感更醇厚。”

古香斋刨冰店于20世纪90年代开张,负责人姜保龙告诉记者,那时候,主要售卖的是老味儿刨冰,原材料以酸磨糕、酸杏干酱等为主。“天津市民喜爱老味儿刨冰,但是外地游客多了,觉得老味儿刨冰有点酸。”他表示,为了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他们适当增加了老味儿刨冰的甜度。

除了口味和品质的升级,记者发现,天津刨冰的价格依旧亲民。“虽然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但并没有涨价。”刘皓然说。记者看到,一份普通老味儿刨冰10元出头,鲜果刨冰及雪冰,根据顾客添加的原材料不同,价格在10元至35元间。

带动食用冰需求

日产超10吨仍供不应求

在刨冰店现场,很多顾客好奇,制作刨冰的重要原材料冰是从哪里来的?一家刨冰店里,一位老者询问:“咱这冰,是用白开水冻的吗?”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西青区一家专门生产食用冰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董先生说,我市的几家知名刨冰店都是从他们这里采购。

“这两天我们正在调试新设备。”董先生告诉记者,企业食用冰的日常产量为10余吨,随着天津刨冰的持续“出圈”,产量有些吃紧。考虑到火爆的市场需求,最近他们紧急购入了新的制冰设备。“新设备调适启用后,我们的食用冰日产量能提升至25吨。”董先生说,设备提升不仅是为了提高产能,更是为食品安全再加一把锁。

据介绍,刨冰所用的食用冰对水质要求极高,并非市民认为的把白开水放在模具里直接冻成冰。目前制作食用冰所用的水源,需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悬浮物、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软水器置换钙镁离子、反渗透系统脱盐四重净化,整个净化过程是封闭的,可避免二次污染。净化后的水放入模具中,经过6小时高压冷冻制成食用冰,这样制作出来的冰硬度高,比家中冷冻的冰融化得慢。“每批次产品还要通过致病菌和菌落总数检测出厂,最后采取全程冷链运输至刨冰店。虽然成本高,但能确保食用冰的安全。”董先生说。(记者 庄媛 胡智伟)

标签: 天津 刨冰 火出圈 夏日 顶流

猜你喜欢

安徽省社会保障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记者8月12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6193万,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电子社会保障卡覆盖率达8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据介绍,我省发布实施“一卡通”地方标准和服务目录,在全国率先加载“居民服务一卡通”卡面标识,创新提出身...更多

2025-08-13 10:46:17

天津刨冰“火出圈”成夏日顶流

这个夏天,天津刨冰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出圈”,记者在平台搜索“天津刨冰”关键字,满屏都是外地游客专程来我市品尝津味刨冰的分享帖。炎炎夏日,坐在路边,吃着刨冰,感受着天津的烟火气,成为众多游客体验天津风情的独特方式。记者近日采访得知,天津刨冰之所能成为城市美食新名片,正是源于从原材料采购到...更多

2025-08-13 10:45:10

广西推动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近日,《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广西将加力推动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根据《方案》,广西将重点推动以机械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绿色家居、轻工纺织、资源循环利用等为主的优势产业链强...更多

2025-08-13 10:19:57

黑龙江:辛辣小作物做出富民大文章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一场关于小作物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日前,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毛葱全产业链示范观摩及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2025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绥化市海伦市中际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及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村独头蒜生产基地观摩。他们从种子选育...更多

2025-08-13 10:19:07

上半年重庆农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26.55亿元

8月1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上半年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26.55亿元,村均29.13万元。“村集体收入连续增长,与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的强村公司改革、农业‘标准地’改革、激活农村建设用地改革、‘三变’和‘三位一体’改革等息息相关。”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丰都县武平镇坝周村平...更多

2025-08-13 10:18:27

1-7月浙江三项外贸增速均好于全国水平

据海关统计,1-7月,浙江外贸进出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2.42万亿元,增长8.4%;进口7715.4亿元,下降1.1%。三项外贸增速均好于全国水平。进出口、出口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4%、15.8%,较上年同期提升0.3、0.1个百分点,进口份额为7.4%,与上年...更多

2025-08-13 10:17:39

云南龙陵“鱼苗入田”助农增收

当前正值鱼苗投放黄金期。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抢抓农时,将35.6吨鱼苗投放至稻田里,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随着水花四溅,一桶桶活蹦乱跳的鱼苗被有序投放到田里,开启新一年“稻在水中长,鱼在稻下游”的生态种养模式。这生机勃勃的场景,是龙陵县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动写...更多

2025-08-12 14:26:54

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

今天(1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电商物流持续活跃,指数再创年内新高。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比上月回升0.2点,再创年内新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7月份电商物流指数可以看出淡季不淡,出现了再创新高的好迹象...更多

2025-08-12 14:26:08

“海上牧场”迎丰收季:特色养殖助力渔民增收致富

福建省福鼎市地处闽浙交界处,海洋渔业资源得天独厚。眼下,当地近万亩生蚝迎来集中采收期。在福鼎市沙埕镇的生蚝养殖区,辽阔海面碧波荡漾,一排排浮球整齐排列,宛如“海上田园” 画卷。渔民驾驶渔船穿梭其间,忙着生蚝的采收作业。随着起重设备将养殖绳从海中缓缓吊起,绳下悬吊的一笼笼生蚝被逐一拉上甲板...更多

2025-08-12 14:25:28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2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462.0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更多

2025-08-12 14: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