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产荒到资金荒 理财业务的货币经济学
来源:和讯名家 发布时间:2016-12-08 10:22:36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主要逻辑

资产荒背景下,资产收益率下降,银行理财业务、同业业务利差收缩,为此,银行逐步加大投资的杠杆水平,从而抬升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层加以干预后,导致流动性紧张,这就是所谓的从资产荒到资金荒。

预计后续理财业务增长放缓已成定局。理财业务收缩虽然对银行业盈利有负面影响,但释放了隐性风险,有助于降低行业风险溢价。

理财业务是非:资产管理还是影子银行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起源于2004年,原本应该是资产管理业务,即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并按约定收取管理费。而客户投资的风险由其自身承担,对于银行而言,是一种典型的表外业务。资产管理业是直接金融的一种方式,与银行存贷款业务(间接金融)不同,它能够满足更加多元的客户投融资需求。

但是,因为银行业监管在逐年从严,尤其是2010年宏观调控之后,包括存贷比(现已取消)、贷款投向、信贷额度、资本管理、不良率等指标,均有较为严格的监管规定。

但是,因为银行业监管在逐年从严,尤其是2010年宏观调控之后,包括存贷比(现已取消)、贷款投向、信贷额度、资本管理、不良率等指标,均有较为严格的监管规定。

为优化上述监管指标,部分银行开始将部分表内资产,转移至理财,即由理财资金承接,实现“资产出表”。理财业务成为了银行业优化监管指标的工具。

如果是真正实现资产的洁净出表,那么这种调节资产负债、优化监管指标的做法是合理的(调表本身是银行正常的需求)。然而,理财不但承接了表内资产,而且还出现表内业务才有的做法,即“资金池”操作,并出现刚性兑付,脱离了资产管理业务本质。

所谓资金池,是银行表内业务的通行模式,即银行所有的资金来源(股权资金、存款、同业负债、发债资金等)汇集在一起运作,投向至各类资产(信贷、存放央行、存放同业、债券投资等)。某一类资产与某一类负债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全部“资金池”操作。借助资金池,银行可以管理表内业务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理财业务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理论上并不应该存在资金池操作,因为理财资金投向的风险全部由理财投资人自行承担,银行作为资产管理人,并不需要利用资金池为其管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理财业务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理论上并不应该存在资金池操作,因为理财资金投向的风险全部由理财投资人自行承担,银行作为资产管理人,并不需要利用资金池为其管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然而,现实中,我国理财业务一直存在“资金池”操作,屡禁不绝。有了资金池,银行为理财投资人提供了刚性兑付,银行自身实质上承担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并获取利差回报。因此,理财业务已经沦为影子银行,业务逻辑已和表内业务一样。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洁净出表了,而是“假出表”,纯粹是为了表面上美化监管指标,其风险依然留在银行体内。

银行监管机构认为,理财业务要么回归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业务,禁绝资金池操作,打破刚性兑付;要么就是承认刚性兑付,那么所有理财业务“回表”,按照所承担的风险,接受资本计提等监管措施。截止最新来看,上述监管意图尚未完全实现,银行理财业务既未打破刚性兑付,也未按监管要求回表(回表是银行监管指标难以承受的)。这场博弈还在持续之中。银监会的理财业务新规尚未出台,但11月23日公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已经重申了这一要求。预计最终的理财新规会沿袭上述监管精神,对此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

以上是理财业务的一个基本概述,我们在前期7月的报告《监管的逻辑:银行理财业务深度解析》中有更为详尽的论述。

以上是理财业务的一个基本概述,我们在前期7月的报告《监管的逻辑:银行理财业务深度解析》中有更为详尽的论述。

而本报告则关注另一个问题,即理财业务给货币政策、流动性带来的干扰。即,理财业务的膨胀会如何影响货币市场和信用市场的流动性,以及若理财业务如果受监管压力而收缩,又会如何影响流动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