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25日电(记者王辰阳)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多年来,上海在公交、地铁、机场、长途客运站、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及设施上安装了大量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装置,然而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交通委表示,正在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全力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
通过调研,上海市交通委发现,残障人士在出行中仍会遇到困难与不便。比如,在乘坐71路公交时,虽然车站、车辆均按照无障碍要求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公交车地板高度和站台高度相同,车辆的无障碍翻板打开后无法与站台平顺对接,轮椅滑行上车难度较大,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上海市残联代表表示,残障人士多数从内心不喜欢麻烦别人,希望无障碍设施能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服务环境。
对此,上海久事公交集团公交车辆技术专家指出,目前新型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均安装有气囊,具备侧倾功能,驾驶员在到站时可以利用该功能,调节车辆倾斜角度来使得无障碍翻板与站台平顺对接。而这一功能,部分公交车司乘人员却并不熟悉,需要纳入公交驾驶员的技能培训内容。
除此之外,上海还在推进公交枢纽站、长途客运站、轨道交通站厅、轮渡站等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改进工作。上海市交通委综合交通处副处长王建军介绍,今后上海中心城区新购公交车辆将基本釆用低地板无障碍车辆;新购三层以上游轮,将设置无障碍客梯。同时,行业管理部门将与残联等组织合作,定期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如开展简单手语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交通行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据悉,上海市交通委将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通过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来推动交通无障碍环境的发展。相关行业部门将配备无障碍运载工具,推进无障碍信息通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完善便于老年和残疾乘客识别的语音报站和电子报站服务。预计到2020年,实现上海的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无障碍设施设备不断完善,能够满足残障人士的出行需要。
上海市交通委巡视员蔡军表示,将实行精细化的管理,补好短板,持续改善残疾人出行环境和便捷程度,努力建设对残疾人最友善的公共交通以及无障碍环境最完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