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季“顶流”到四季持续繁荣,黑龙江省文旅产业的崛起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2025年7月2日至3日,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佳木斯抚远市举行。一场盛会,让世界了解到黑龙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黑龙江正用实际行动,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点“冰”成银、化“绿”为金,书写着“始于冰雪,不止冰雪”的精彩篇章。
从“0”到“1”,黑土地“长出”冰雪GDP
凌晨,佳木斯抚远市的东极鱼市叫卖声此起彼伏,60多家鱼行鳞次栉比,各色江鱼一字排开,市场人流涌动。值得一提的是,来这里的顾客一部分是为了买鱼,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与这个“网红打卡地”合影留念。
“是不是一到冬天这里的鱼都‘站起来’了?”“这么多种类的江鱼,很多都没见过啊!”来自广东的游客刘女士一边对照手机存的“种草图”一比一还原场景,一边和商铺老板咨询邮寄方式。
“自从黑龙江冰雪旅游火了之后,我们这个卖‘站着的鱼’的市场‘藏’不住了,很多外地网友直接下单买鱼。”商铺老板江文说。95后的江文敏锐地捕捉到旅游流量带来的商机,将渔网搭上互联网“快车”,开启直播卖鱼新赛道。
游客“打卡”、百姓购鱼、商贩直播……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让东极鱼市作为“网红打卡地”火“出圈”,作为全国淡水鱼产品主要集散地之一,有效带动了抚远市的“鱼经济”。“东极鱼市现有60多家鱼行。”抚远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善明介绍,平均每天约有6万公斤各类鱼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从人气爆棚的冰雪大世界,到宛如童话小镇的中国雪乡,再到体验速度与激情的亚布力滑雪场……近几年,黑龙江立足冰雪资源禀赋,打造出一个个“现象级”文旅场景。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冰雪经济总产出达2661.7亿元,其中,冰雪旅游产出1823.3亿元。
从“1”到“4”,破解“一季红”到“四季火”的文旅“密码”
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将“一季红”升级为“四季火”?黑龙江的答案是:深挖四季资源禀赋,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季节性向全季全域性跨越。
以本届旅发大会举办地佳木斯为例,从春季“喊江节”展现赫哲族独特民俗文化,到夏季现代农业游线路让游客深入体验“北大仓”的魅力;从秋季穿越金黄稻田,赏“五花山”美景,到冬季打卡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感受非遗与冰雪的碰撞,佳木斯以四季为墨,描绘具有鲜明主题与核心吸引力的文旅发展脉络。
除了美景,佳木斯还“唤醒”了众多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抗联遗址、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知青广场等红色旅游景点,串联成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赫哲族的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带游客近距离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佳木斯积极探索“无淡季”文旅新模式,在四季更迭中书写全季繁荣、全域联动的旅游新篇章。
乘着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里游人如织。“太美了!这里不仅风景好,气候也凉爽,而且住宿、餐饮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都非常全。”前来参加旅发大会的四川嘉宾王先生称赞道。
近年来,佳木斯富锦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打造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等多项“农文旅”融合产品,湿地与稻田交响、生态与产业共舞,为黑龙江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4”到“∞”,文旅新业态、新玩法解锁无限可能
从“四季红”到活力永续,黑龙江文旅持续挖掘新业态、新玩法。当第七届旅发大会首次落子在黑龙江省县域,抚远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全力构建县域经济与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走进抚远市贝壳沙滩营地,一场集体婚礼正在中国最东婚姻登记处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等12个省份25对新婚夫妇正于“华夏东极”开启人生新篇章。蓝天白云为幕,江水沙滩作景,新人们的甜蜜爱情被祖国“东极”浪漫见证。
据了解,抚远市贝壳沙滩营地婚姻登记处作为黑龙江打造的“最东婚姻登记处”深度挖掘“华夏东极”的浪漫价值,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婚礼”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抚远“甜蜜”经济发展。
此外,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创新融合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加快培育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全景展示科技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玩法。
在抚远市东文化数字体验馆内,游客们兴致盎然地在屏幕上写东字、互动祈福、通过AI交互屏幕换上特色服饰,体验当地的民俗,深入了解“东”文化。
同江市打造的赫哲祖源非遗数字体验馆创新设立了15个沉浸式科技展厅,让赫哲族千年渔猎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东极之眼摩天轮公园更是成为佳木斯的新地标,乘坐东极之眼摩天轮缓缓上升,整个城市的美景一览无余。
精益求精、深耕资源、创新业态,黑龙江省文旅产业以品质提升为引领,打造“全时全景”的旅游新格局,书写着四季常新、全域皆景的文旅新画卷。(李硕 郭梁越 参与报道 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