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唯一连续四年上榜 中信银行以开放协同构建金融新生态
来源:财讯网 发布时间:2025-11-10 22:15:45

封面.jpg

日,在“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峰会”上,中信银行凭借从提供金融功能到共创用户价值的转型,成为银行业唯一连续四年斩获生态品牌认证的机构。

本次生态品牌认证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财经》杂志、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等权威机构联合发起,覆盖全球30余个行业的千个品牌。中信银行在“用户体验交互、开放协同共创、社会价值贡献”等维度表现卓越,持续在生态品牌发展体系中领跑金融行业。《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收录中信银行三大案例,为银行业树立了可持续、生态化的品牌建设标杆。

作为中信集团旗下最大金融子公司,中信银行自1987年成立以来,始终将“信”作为立行之本与文化内核。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协同优势,中信银行不断深化产融协同与融融联动,构建差异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金融科技、普惠服务与绿色创新三大支点,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开放金融生态,成为国内最具温度与创新力的综合银行品牌之一。

普惠赋能:构建乡村振兴新范式

中信银行以“中信易贷”为核心,构建“数字普惠+产业协同”双轮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2025年推出“1+5+5”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体系,通过“融资、融智、融产、融建、融销”五融协同模式,构建“产融结合,科技赋能,生态协同”的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乡村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带动城乡经济融合与共同富裕。

跨境协同:打造全球服务生态圈

中信银行“出国金融”以“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为核心,形成涵盖“全球签”签证服务、个人资信证明服务、专属借记卡和信用卡产品及尊享服务、个人外汇结算服务、出国留学规划服务在内的全球一体化服务网络。“全球签”签证服务覆盖欧洲、亚洲、澳洲、美洲等40余个国家;聚焦留学客群需求,推出“学无界”教育服务体系,以专业增值贯穿全生命周期跨境服务生态链,累计服务人次达2700万。

焕新发布的“信外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整合CIPS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场景应用及中亚本地化结算,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人民跨境融资余额同比增长55%,稳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绿色引领:从碳计量碳资产

中信银行打造的“中信碳账户”是国内首个由银行主导的个人碳账户,已实现从“碳计量”到“碳资产”的系统跃升。2025年,由中信银行主导编制的《深圳市无纸化金融场景(银行业)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发布,成为全国首个银行业无纸化金融场景的碳普惠标准。在期举办的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上,中信银行的无纸化金融场景碳减排量成功签发,标志着个人低碳行为首次以“碳资产”形式获官方认可,具备交易与碳中和功能,将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减排积极

截至2025年8月,用户突破27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20万吨。通过“绿·信·汇”联合行业伙伴,覆盖金融、出行、能源、循环、零售五大类场景,实现低碳行为的“可量化、可追溯、可归集、可流转、可中和、可交易”,树立了银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四年蝉联生态品牌认证的背后,是品牌长期主义与金融担当,源于中信银行的品牌自信与战略定力。该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深入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品牌温度、厚度与公信力。

构建生态品牌,不仅是商业发展的新篇章,更是与客户、伙伴及社会共创价值的生动实践。未来,中信银行将继续深化开放协同,强化科技赋能,拓展国际布局,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包容、高效、可持续的金融新生态,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中信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银行业 协同 生态 新生态 金融 构建 开放 唯一 银行 中信

猜你喜欢

樟树顺银村镇银行违规被罚 大股东为顺德农商银行

樟树顺银村镇银行违规被罚 大股东为顺德农商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昨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宜金监罚决字〔2023〕12号、13号、14号)显示,樟树顺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更多

2023-09-20 13:37:50
烟台银行及旗下5家支行合计被罚200万元

烟台银行及旗下5家支行合计被罚200万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近日披露的烟台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烟金罚决字〔2023〕11号-22号)显示,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5家支行合 更多

2023-10-20 08:49:32

首届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吕少威)首届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26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10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23家企业代表现场签 更多

2023-10-27 09:18:29

未来已来!“机器人+”加速推进产业协同融合

在北京举行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6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参展,其中60款新品为全球首发。未来已来!机器人+有哪些新亮点? 更多

2023-08-24 17:20:30
如何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专业人才?业界代表重庆展开讨论

如何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专业人才?业界代表重庆展开讨论

中新网重庆9月4日电 (记者 周毅)如何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专业人才?智能产业类学科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论坛4日在重庆召开,对此 更多

2023-09-05 13:54:25

协同创新“量子+” 2023量子产业大会点“量”未来

中新网合肥9月24日电 (记者 吴兰)9月23日-24日,以协同创新 量点未来为主题的2023量子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构筑量子+等 更多

2023-09-25 10:36:56
“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成立 院士专家共话机器人创新科技

“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成立 院士专家共话机器人创新科技

中新网上海9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2023浦江创新论坛——机器人创新科技论坛25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举行。论坛开幕式上,大零号湾机器 更多

2023-09-26 09:19:11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融合发展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杜燕)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2023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三地将积极推进各级各类 更多

2023-10-10 08:51:59

更好发挥工业机器人撬动作用

日前闭幕的杭州亚运会上,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的机器狗成了网友热议的显眼包,化身为观察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扇窗口。随着全产业链创新 更多

2023-10-16 16:28:55
中国文物考古研学持续升温 专家建言协同创新、勿过度娱乐化

中国文物考古研学持续升温 专家建言协同创新、勿过度娱乐化

中新社郑州10月19日电 (记者 韩章云 李超庆)近年来,中国文物考古研学持续升温。19日,为期两天的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正在河南新郑举行 更多

2023-10-20 10: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