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最新消息,由其自主研发的套管状态感知及预警系统,2月22日在1000千伏特高压泉城变电站成功投运,其中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实验室测量误差小于±0.0003。至此,我国首次实现对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套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完全掌握了相关监测及预警技术。
中国电科院介绍,套管是电网的核心“咽喉”设备,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电网安全。套管状态感知及预警系统好比人体健康监测仪,监测套管的实时运行状态,便于提前发现运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但传统的套管监测技术和产品测量误差较大、抗干扰能力较弱、环境适应性不强;在特高压变电站中更会受到过电压、强电磁干扰的显著影响。国内外均无应用于特高压套管状态监测的先例。
中国电科院研究团队历时6年自主攻关,解决了强电磁干扰下末屏电流信号精确感知和末屏可靠接地“兼容”难题,攻克了系统频率泄漏、栅栏效应条件下绝缘状态精确测量等技术,开发了套管油状态多节点无线智能传感技术。研发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套管状态感知及预警系统不改变末屏接地方式,有效屏蔽强磁场影响,并具有高精度分析算法,硬件可靠性高,可以实时精确感知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电容量和末屏泄漏电流等绝缘状态参量。
            
猜你喜欢
 广东省推出第二批5项青年民 
 德国物价创近三十年新高 通 
 网联平台:春节假期前5天处 
 个人养老金制度加速崛起 金 
 安徽省新增上市公司数创历史 
 宁波银行申请元宇宙商标 是 
 时尚东方闪耀国际,潮宏基荣 
 女车主通过"团团车行"卖车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