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李培根: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
2015-08-27 14:15:2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8月22日,武汉颂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2015全国智慧校园建设高端论坛。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互联...

  4、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我们看到滚滚而来的大潮,肯定且一定是有好处的。那么这种好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简单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有可能变得多元化,不再是以前“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

  第二,利用网络公开课(慕课),大家有机会听到一些学校的名师讲课,例如我们可以听到哈佛等名校教授的课;

  第三,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并不局限于在课堂上;

  第四,可能产生碎片化的学习,当然碎片化学习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应该避免它们;

  第五,利用大数据可以提高学习过程的评价效率;

  第六,互联网使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国际化,表现形式也很丰富,用户不断丰富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内容,即所谓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指用户原创内容);

  第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不定时的,包括答疑、讨论环节,它都定时不定时的结合在一起。

  最关键的是,互联网教育倡导自适应性学习模式,根据个人能力、时间、学习成效决定学习方式。

  二、否定性寓于肯定性之中

  1、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是新生事物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出现的。在这里我借用马尔库塞的一句话“否定寓于肯定之中”。马尔库塞是德裔美国人,他对技术哲学的研究很深入。技术哲学一方面使人更自由,但另一方面技术也给人带来一些问题,所以他认为“从一开始,否定性就寓于肯定性之中,野蛮寓于人性之中,奴役寓于自由之中”,很多技术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使我们更自由,但是“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它使人类更加自由,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联系他人、了解世界,但同时也使我们工具化,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例如翻转课堂的形成,显然是一个好事情,大家先预习,在互联网上自己学习内容,然后在课堂跟大家一起讨论,提出问题等等,线下与线上结合,这对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好的一面,有人调查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70%的学生回答最喜欢“学生之间合作探究”,38%的学生偶尔发言,10%的学生甚至是从来没有发言。

  针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工具化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互联网教育能够惠及每一个学生,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对于那些从不发言或者偶尔发言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去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潜能,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2、徐州“学讲计划”引发的思考

  2013年12月,徐州教育局发出《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希望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但是,不少学生家长也担心“学讲计划”会造成学习效率下降,甚至有一批家长到教育局集体请愿,反对围坐学讲。他们在请愿书上写了反对的理由,例如“上课纪律差”、“脖子疼”、“眼睛斜视”等。显然,这些理由并不是重点,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排名不理想”、“不适应应试制度”。

  我认为家长的担心情有可原。将心比心,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令他们满意的大学。围坐学讲是不是有利于高考?能让学生都考高分?这是未知的。

  3、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件事告诉我们,发展一个好的事情需要有配套的措施。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还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归属感。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多。然而,线上教育使学生的归属感会差一些,群体意识和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缺少互动性和真实性。

  二、互联网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个性化服务,如果这种互动与个性化服务不足,那么互联网教育的问题就会突出。

  三、学生有可能自行其是,一方面自由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过于自由,就会走到极端。

  四、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真正懂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教育的教师很欠缺。

  五、质量监控不到位,互联网教育滚滚而来,教育平台越来越多,如何监控质量是一个大问题。

  六、碎片化学习虽然可以根据需要去学习,但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导致知识的系统性不够。

  七、互联网技术本身给学生带来一些不自由。以前传统教育是学生自己写作业,很多知识靠记忆,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采用粘贴、搜索等功能,不需要多写、多记。

  八、在线交流很多是虚拟的。虚拟的交流是不是能够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我认为它不能够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流。

  既然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互联网教育呢?互联网教育势不可挡,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伴随着相应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都需要克服。

  三、拯救的力量已在升起

  第三部分是“拯救的力量已在升起”,这是我借用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著名代表,也追问过技术,他认为“哪里存在着危险,哪里便冲腾着拯救的力量”、“当危险是危险时,拯救的力量已在升起”。所以我借用“拯救的力量在升起”来说明,面对互联网教育,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做什么。

  1、拯救力量的关键

  我认为有两大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教育如何去改善中国教育。另一个大问题是怎样改善互联网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大家首先应该认识到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大问题是我们没有真正从人的意义上去理解教育,而是从工具意义上去理解教育。这也是拯救力量的关键,我在一些文章及演讲上谈过这个问题。我小时候念书的时候,也背过“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体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直到今天这个方针应该没有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难道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我们当然希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上面是不够的,那还需要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马克思不仅是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他还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培根 互联网 时代

上一篇:富通贷:人民币贬值 避险保值成投资热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