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李培根: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
2015-08-27 14:15:2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8月22日,武汉颂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2015全国智慧校园建设高端论坛。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互联...

  请大家注意是“每个人”,这对我们教育有什么启示呢?一生中影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是什么?就是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我们真正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就应该把“让学生的自由发展”放在首位,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让他们自然地、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理解问题不要倒过来,不是说只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才能自由发展。

  我觉得就像总书记讲“中国梦”,有些人对中国梦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中国梦关键的是强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华崛起的梦。这是不是关键的呢?是,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总书记讲:“它是每个老百姓的梦,每个人都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首先有这个,然后才是强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顺序不要倒过来。我们教育上的问题同样是这样,不要首先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次才是个人的自由发展,而应该首先是学生的自由发展。我请在座的每一位都要理解这个道理。

  2、互联网教育作为拯救力量的一种

  “钱学森之问”在我国这些年的教育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我在媒体上还看到中村修二,他是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在2014年得过诺贝尔的物理奖。他认为东亚的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认为,“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线的工业制品”。的确是这样的。我前几年在学校讲,我们现在的教育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这样,课堂互动很少。他认为东亚的教育制度就和泰勒式工厂是对应的关系。

  何为泰勒式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电以后,生产从原来的作坊式变成流水线式,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在流水线上生产汽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教育不能这样,不能把人当成工业产品,互联网教育应该为改善传统教育的弊端做出贡献。

  引用最新的案例,这个月报道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件,五名中国教师到英国博航特学校去上课,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学校的校长说:“中国的教学方法与英国青少年文化和价值观是相冲突的。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能够向老师提出问题,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受到尊重。而且,英国学生期望学习的过程多元化,他们不习惯被约束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在相同的教室学习内容非常有限的课程。”还有学生认为听中国老师讲课是“机器人模式”,中国老师上课时要求比较严格。我在美国读博的时候,他们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但在中国,这种情况比较少。

  最近我看到报道说,英国的教育学者认为中国初等、中等教育有好的一面,希望英国向中国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几位教师才到英国去教课。我认为要客观看待这件事情,对于英国人来说,学生在学校里可能过于自由,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极端,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教育有值得他们学习的一面;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我们更应该汲取欧美式教育中好的一面。我们不能盲目地沉醉在“我们教育模式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式”,这种的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讲,我们要更多吸取他们的优点。因此,我认为要综合两边的优点,对于英国来讲,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讲,需要学习欧美文化中优秀的、积极的元素,可能这样比较合适。

  如果从改善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教育可以发挥很大重要作用的一点就是,我们完全可以在“以学生为中心”方面做贡献,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不是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它的核心是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而不是完全以老师为中心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党代会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但是直到现在,还是有人质疑。去年学校开展一些座谈会,一些老领导问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呢?它至少是两个中心的教育。我认为,两个中心都不对,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教育可以在改善“以教师为中心”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因为实际上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一定是重要的,这恰恰是中国教育非常欠缺的。几年前,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上讲就提出了质疑、批判精神,而互联网应该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还有一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我出于对教育的关心临时参加了。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快乐地讨论着,敏锐地找出对方陈述中的漏洞予以反驳,有的还争得不可开交。教师微笑着在教室里巡视,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讨论怎么去神农架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讨论,虽然最后他们拿出的方案有些看起来不靠谱,但是学生在讨论中发散了思维,这对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好处。我听了这堂课很有感触,现在不只大学设有专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学习怎么让批判性思维运用到实际中,连小学都尝试开展,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互联网可以在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撑点,同时,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网络去争论问题等等。总而言之,网络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关注网络。

  3、拯救互联网教育的力量

  (1)为所有人的教育

  我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互联网教育本身存在着问题,怎么样去改善互联网教育?

  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关注“所有人教育”。我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解释何为“所有人教育”。微软组织了一个支持世界大学生创新技术活动——微软创新杯。微软创新杯本来展示小团体的科技创新作品的活动,但是它将“科技创新”和“希望大学生去关注人类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把“人文情怀”跟“科技创新”结合在一起。这个微软创新杯活动每年在世界上的一个国家举行,参赛国先在国内举行比赛,优胜者代表国家去参加国际比赛。2007年是在韩国首尔举行,我去参加了。那年的主题是“Better Education for All the People”,即“为了所有人教育”。

  那什么是“为所有人教育”?看了一些大学生的作品,我就明白了。有些学生做的科技产品是帮助盲人怎么更好的学习,有的作品是帮助聋哑人怎么更好的学习,有的产品则是帮助弱智人学习。尽管弱智人的智力跟普通人比差距很大,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采取什么手段,使他们受到,至少对他们来讲尽可能是好的教育。这体现我们的人文关怀。还有的是偏远的乡村里头穷苦的村民、农民,他们的孩子,我们怎么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所有人教育”,这是2007年微软创新杯的主题,我很感动。

  (2)情感教育

  我们想一想,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是不是应该为他们有所考虑,这也体现了我们的人文关怀。我认为,首先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鼓励一些企业家、学校利用互联网做些贡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是善莫大焉。

  另外,互联网教育应该避免什么?不能因为互联网教育让情感教育更缺乏,我认为中国的一些学生的情感教育本身就存在问题。如果互联网教育让情感教育问题更严重,这种互联网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在线上,我们的交流更多的时候是虚拟化的,情感教育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那我们对年轻的一代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希望,从事互联网教育相关企业家、教育工作者,都要尽可能的利用互联网去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真正让学生养成关注这些问题的习惯,自然也就培养出好的情感。

  另一方面,我们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把情感教育变成更自然的方式?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正式说教”方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更好的情感。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刚刚发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很自然地受到情感熏陶。比如说,新近发生得天津爆炸事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应该去关注什么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等等。总而言之,以生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情感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培根 互联网 时代

上一篇:富通贷:人民币贬值 避险保值成投资热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