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蔬菜的增收密码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3 11:47:51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的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频频亮相主流媒体,从央视《焦点访谈》的专题报道到抖音平台的爆款短视频,这一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媒体宠儿”。

在这场报道热潮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产业密码?6月19日,记者实地探访湟中产区,对话产业链各环节从业者,揭开冷凉蔬菜走红的深层逻辑。

“我们提前三个月就签订了采购协议,现在正是采收季,专程来验收品质。”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荣贵手持鲜嫩的菜薹表示:“湟中冷凉蔬菜的脆甜口感在南方市场供不应求,通过冷链物流48小时就能直达港澳超市。”

湟中区2225-4488米的海拔梯度,形成了昼夜温差达15℃、年日照超2500小时的独特小气候,配合世界级超净区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蔬菜天然的品质优势。“这是自然禀赋与现代科技的双向奔赴。”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建焜指出:“高原特质奠定品质基础,智慧农业则激活产业潜能。”

步入湟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智慧农业气息。在智慧农业综合管控平台上,湟中区蔬菜产业的实时动态数据不断滚动更新。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不仅能全面掌握整个产业园的运营情况,还能实时展示田间互联网监测设备采集的环境、土壤、作物长势及病虫害等数据,这些信息能为农户和农技人员的田间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此外,平台还接入了湟中区农产品价格数据,为种植规划和销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北京农芯科技项目经理周长献边操作演示边介绍。

据了解,湟中区先后推广胡萝卜水肥一体化、设施温棚智能控制等12项绿色生产技术,仅2025年就投资605万元实施露地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在李家山镇吉家村示范田,新引进的机械播种设备每日可完成4公顷胡萝卜种植,精准定位导航系统让种植效率提升数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更让蔬菜的品质和稳定性得到保障。”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巴三姐介绍:“通过水肥一体化,每亩地的水肥利用率提高了30%,菜薹、蒜苗等主打品种的亩均收益增加了6000元以上。”

媒体关注的另一焦点,在于湟中冷凉蔬菜构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现在我们与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开展订单式种植,每年能为当地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青海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伟全难掩喜悦之情:“政府不仅提供技术培训,还出台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品牌打响后,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如今,湟中区已建成225座蔬菜保鲜库、7个交易配送中心,通过“农超对接”“电商直供”等模式,将菜薹、娃娃菜等50余个品种销往全国,甚至远销港澳市场。

冷凉蔬菜已成为湟中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全区533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从事蔬菜种植,带动2.06万户从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超2.7亿元。

多巴镇玉拉村通过“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草莓脱毒繁育产业,近三年完成“东苗西育、西苗东输”1200万株,种植面积位列西宁市第一,带动千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万元。“小草莓撬动大产业,正是湟中冷凉蔬菜产业富民效应的生动缩影。”胡建焜介绍:“未来,我们还将依托‘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的金字招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样板。”

从生态优势到技术创新,从市场拓展到乡村振兴,湟中冷凉蔬菜以多维亮点赢得媒体青睐。这场持续的报道热潮,不仅是对产业发展成果的见证,更是对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的深度挖掘。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奇迹仍在续写新篇。(罗珺 俞惠珍)

标签:

猜你喜欢

今年前五个月青海西宁消费升级势头凸显

记者从西宁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西宁市经济在工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展现出不同发展态势,消费升级势头凸显,在挑战与机遇中呈现积极变化。工业领域1月至5月,西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按可比价计算),降幅较1月至4月、1月至3月分别收窄0.2和0.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电...更多

2025-07-03 11:51:10

冷凉蔬菜的增收密码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的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频频亮相主流媒体,从央视《焦点访谈》的专题报道到抖音平台的爆款短视频,这一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媒体宠儿”。在这场报道热潮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产业密码?6月19日,记者实地探访湟中产区,对话产业链各环节从业者,揭开冷凉蔬菜走红的深层逻辑。“我们提前三个...更多

2025-07-03 11:47:51

呼和浩特再生水利用率冲刺50%以上

正值仲夏用水高峰,呼和浩特市以再生水利用率冲刺50%以上为突破口,在工业替代、校园应用、市政管网等领域形成节水闭环,用系统化实践破解北方缺水城市水资源困局。6月25日至26日,呼和浩特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草案)》,要求结合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更多

2025-07-03 11:45:43

2025年上半年昆明机场口岸客货两旺 增幅显著

昆明海关2日消息,今年上半年,昆明长水机场口岸出入境航空器15403架次、进出境旅客176.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9%、29.5%,实现客货两旺。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和适用国家增加,中外游客“双向奔赴”的文旅消费活力显著释放,入境中国游持续火热。云南作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更多

2025-07-03 11:43:53

迁西县 栗蘑铺就致富路

“我们要让四楼沟村的栗蘑端上外地人的餐桌,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站在新建的智能温控大棚前,迁西县汉儿庄镇四楼沟村党支部书记龚学柱目光坚定。三十多年前,当多数村民还守着传统耕作模式时,龚学柱便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毅然投身栗蘑种植领域。“这里山高林密、气候温润,栗树资源丰富,是栗...更多

2025-07-03 11:42:31

南皮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

近日,在南皮县徐和杨村收割完的麦田上,农机驾驶员正驾驶秸秆打包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机械高速运转,经过除尘、压实、打捆,不一会儿,散落的秸秆变身“黄金长方形”错落有序地排放在田间。打包好的秸秆草捆将运往饲料厂、发电厂、造纸厂以及生物质电厂,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南皮县运用市场化方式...更多

2025-07-03 11:38:26

新华区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

沧州市新华区道东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形成了“人人可为、处处可行、时时可享”的志愿服务生态,有效提升了社区凝聚力与居民幸福感。健全组织机制,筑牢服务根基。深化党建引领“三级联动”,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小组”三级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特...更多

2025-07-03 11:37:37

1至5月沧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2177.8亿元

1至5月,沧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7.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3.1亿元,同比增长11.2%。制造业及电热、燃气、水供应业保持较快增长。1至5月,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9.75亿元,同比增长23.8%,上拉全市利润增速1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更多

2025-07-03 11:36:37

沧州:23条具体措施全面激发消费潜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日前,沧州市正式印发《沧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落实举措》(以下简称《落实举措》),围绕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等八大方面,推出23条具体措施,全面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群众钱包更鼓,消费能力才能更强...更多

2025-07-03 11:35:12

《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 河北5家企业上榜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比去年增加了70家。其中,中国343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比去年增加了3家。河北5家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家。根据榜单,...更多

2025-07-03 1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