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泉州石材产业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加上优越的港口物流资源,泉州市已成为辐射全球的世界级石材生产交易中心,构建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新格局。泉州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市石材出口规模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对中东出口增长106.4%
据泉州海关统计,前7个月,泉州市共进出口石材80.2亿元,同比增长21.5%,规模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其中,出口60.1亿元,增长23.3%,规模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进口20.1亿元,增长16.3%,规模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统计显示,前7个月,泉州市石材进出口网络遍布五大洲145个国家和地区。韩国、东盟、中东、欧盟、美国是前五大出口市场,分别出口20.9亿元、12.0亿元,7.3亿元、4.2亿元、3.5亿元,分别增长0.3%、32.5%、106.4%、57.5%、4.9%,其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出口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分别增长1.8倍、96.7%。
进口列前4位的是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巴西,进口值分别为5.5亿元、4.0亿元、3.2亿元、2.9亿元,其中,从意大利、巴西进口值分别大幅增长41.7%、68.9%,进口来源呈多元化发展。
抢抓中东城市升级商机
走进“世界石材之都”泉州南安市,福建华辉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设备正满负荷运转,一批批大理石正在打包,准备装运发往中东。“今年以来,我们抢抓沙特阿拉伯未来城建设、阿联酋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与扩建等商机,通过‘前厅后厂’的模式,承接了几个大工程,前7个月石材出口突破4000万元,增长六成以上。”该公司外贸部业务员杨旖琳介绍说。
同时,在泉州市顺发岩板大理石荒料公用型保税仓内,一块块从意大利进口的高端大理石荒料正在等待客户选购。“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顺发保税仓项目启用4个月以来,已进口大理石、岩板1600多万元,约享受缓税270万元,实现了‘随用随提随缴税’的‘零库存’运行,灵活应对全球市场需求变化。”泉州市顺发实业有限公司奥力斯特岩板项目负责人陈智超高兴地告诉记者。
针对石材“原材料、产品两头在外”的特点,泉州海关引导企业运用“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加快推动“智慧石材监管”业务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便捷进口石材通关。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设立保税仓库,加快AEO信用培育,用好RECP原产地证等惠企政策,促进石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助力泉州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刘文艳 通讯员梁文玉 黄忠族)